首页24小时快讯正文

静滴过量与空气栓塞警惕静脉输注中的隐形风险

2025-04-30 次浏览

静脉输液作为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,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。在静脉输注过程中,若出现药物静滴过量,则可能导致空气栓塞这一严重并发症。本文将探讨静滴过量与空气栓塞的关系,分析其危害及预防措施,以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。

一、静滴过量与空气栓塞的关系

1. 静滴过量

静滴过量是指药物在静脉输注过程中,实际输入体内的药物剂量超过了医嘱或常规剂量。静滴过量可能导致药物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血液循环,引起药物中毒、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。

2. 空气栓塞

空气栓塞是指空气进入血液循环系统,阻塞血管,导致血液循环障碍,严重时可危及生命。空气栓塞的常见原因包括静脉输液过程中空气未排尽、导管断裂、拔管操作不当等。

静滴过量与空气栓塞的关系:在静脉输注过程中,若药物静滴过量,可能导致输液瓶内空气未排尽,从而增加空气栓塞的风险。

二、空气栓塞的危害

1. 急性肺栓塞

急性肺栓塞是空气栓塞最常见的并发症,表现为呼吸困难、胸痛、咳嗽、咯血等症状。严重者可导致肺动脉高压、肺源性心脏病等。

2. 心源性休克

心源性休克是空气栓塞的另一严重并发症,表现为血压下降、心率加快、面色苍白、四肢厥冷等症状。若未及时救治,可危及生命。

3. 脑血管意外

空气栓塞可导致脑血管意外,如脑梗塞、脑出血等,严重者可导致死亡。

三、预防措施

1. 严格执行医嘱,控制药物剂量

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医嘱或常规剂量进行静脉输注,避免药物静滴过量。

2. 严格操作规范,确保输液安全

(1)输液前检查输液瓶内空气是否排尽,确保输液过程中无空气进入。

(2)拔管操作时,应缓慢、平稳地拔出导管,避免导管断裂。

(3)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,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。

3.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,提高安全意识

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,提高其对空气栓塞的认识,掌握预防措施,降低空气栓塞的发生率。

静滴过量与空气栓塞是静脉输注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,具有极高的危害性。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,严格执行操作规范,加强预防措施,确保患者安全。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,关注自身病情变化,共同防范这一隐形风险。

参考文献:

[1] 李明,张晓丽,王芳. 静脉输液空气栓塞的预防与护理[J]. 护理研究,2018,32(2):268-270.

[2] 张慧,李晓霞,王丽. 静脉输液空气栓塞的护理与管理[J].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,2017,33(9):1127-1129.

[3] 刘艳,王芳,李晓霞. 静脉输液空气栓塞的预防与护理[J].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,2016,32(8):992-993.

栓塞空气过量
青海空气能工业供暖助力绿色发展 青州欧必特引领空气能行业新潮流
相关内容